第一章:概论
什么是Internet
从具体构成角度
网络
网络由节点和边组成。
在计算机网络中,节点可以是主机节点(ipad,手机,电脑,web服务器,一般画成圆形)或者数据交换节点(路由器,交换机,负载均衡设备,一般画成方形),前者是数据的源或者目标;后者既不是源也不是目标,是数据的中转节点。
边是链路,也分为两类:
1.接入链路:把主机接入到交换节点 。
2.骨干链路:在交换节点之间。
端系统
端系统 = 主机(end system, host)
端系统由硬件,操作系统,网络应用等构成。
协议
Internet中所有通信行为都受协议制约,
协议控制发送,接受消息。
从服务的角度
分布式的应用进程和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(主机,应用层一下的实体)
分布式的应用是网络存在的理由。
从组成的角度
按照组成的类型,互联网可以分为网络边缘、网络核心、接入网。
什么是协议
定义:对等层实体,在通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则的集合。
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,以及在报文传输/接收或其它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。
协议是一种遵循的标准,遵循相同的协议可以互操作。
网络边缘
端系统(主机)
运行应用程序,如web,emill。处于网络的边缘
客户/服务器模式
客户向服务器发出请求,接受服务,
比如web浏览器/服务器,email客户端/服务器。
对等(P2P, peer-peer)模式
很少,甚至没有专门的服务器,
比如种子下载,避免了服务器荷载的问题。
网络核心
概念
路由器的网状网络
电路交换
为每个呼叫预留一条专有电路:如电话网。
先建立线路再进行通信。
不共享资源,每个呼叫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保证性能。
可以把带宽分成多个片(多路复用:频分、时分、波分)
如果呼叫没有数据发送,被分配的资源就会被浪费(no sharing)
通常被传统电话网络采用(实时性)。
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有突发性,如果使用电路交换,则浪费的额片较多,即使这个呼叫没有 数据传输,其所占据的片也不能被其它呼叫所利用。
分组交换
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分组交换较多。
将要传送的数据分成一个个分组,将分组从一个路由器传到相邻路由器(hop),一段段最终从源端传到目标端。
每段采用链路的最大传输能力(带宽)
资源共享,按需使用:
存储转发:分组每次移动一条(hop)
- 在转发之前,节点必须收到整个分组
- 延迟比电路交换要大
- 存在排队时间
排队和延迟:
如果到达速率>链路的输出速率:分组将会排队,等待传输。而如果路由器的缓存用完了,分组将会被抛弃。
关键功能
转发
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链路转发到输出链路。
路由
决定分组采用的源到目标的路径,
收来一个分组,查路由表决定一个路径放走,存储,转发…
统计多路复用
实际上是一种时分复用(挺好理解的吧),
这种多路复用没有固定的模式。